“奉上才艺·每日一课”第170期宣纸 | 千年传承,翰墨流芳的文化密码
发布时间:2025-03-18 浏览量:3010 点赞: 0 收藏

主办单位:宁波市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局

活动地址:奉化区城市文化中心七号楼

活动时间:2025-03-07 09:49 ~ 2025-03-08 09:49

规模总数:10000,余量:10000

活动结束

活动介绍

在中华浩瀚的文化宝库中,宣纸宛如一颗历经岁月打磨的璀璨明珠,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。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绘画的载体,更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史书,承载着千年的华夏文明,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挥洒。


宣纸的起源,要追溯到遥远的古代。东汉时期,蔡伦改进造纸术,为纸张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
宣纸的诞生


宣纸的诞生,则与安徽宣城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紧密相连。这里青檀树遍野,沙田稻草充足,水质清澈甘冽,为制作优质宣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
早期的宣纸制作工艺,

是工匠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、总结出来的。

他们将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经过浸泡、蒸煮、摊晒、打浆等一系列复杂工序,

最终制成了质地柔韧、洁白平滑、细腻匀整的宣纸。

这一过程,

饱含着古代工匠们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,

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。

当然,在历史的长河中,宣纸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。但它凭借着自身卓越的品质,逐渐崭露头角,赢得了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。

从唐代开始,宣纸就成为了宫廷贡品,备受皇室推崇。此后,宣纸在书画艺术领域大放异彩,成为了画家和书法家们梦寐以求的创作材料。李白、杜甫等文人墨客,都曾在宣纸上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;顾恺之、吴道子等绘画大师,也用宣纸创作出了一幅幅惊世之作。宣纸的存在,不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理想的载体,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。


随着时代的变迁,宣纸的制作工艺不断传承与创新。到了近现代,宣纸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,还远销海外,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。2009年,宣纸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这无疑是对宣纸这一古老技艺的最高褒奖。它标志着宣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,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。




那么,

宣纸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从民间技艺走向世界文化舞台的呢?

在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,又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?

这些问题,都将在我们下方的课程中一一为您揭晓。






《宣纸历史、技艺、品种、申遗》

课程简介:

本视频介绍了宣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、工艺技术、产生的品种以及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等。




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

即可进入课程

图片

交通方式